一个是让人恨得牙痒的悍匪,一个是基层亲民的民警,胡明用一张脸演出了两个世界
最近追剧的观众大概都被胡明“刷脸”了。
在《我是刑警》中,他是穷凶极恶的悍匪张克寒,枪法狠、心思毒,一个眼神就让人发怵。
而在《扫毒风暴》里,他摇身一变成了正义老实的缉毒民警王辉,站在婚礼台上当证婚人时,笑容里都是基层警察的温情与责任。
同一个人,角色跨度却大得让人怀疑是AI换脸。
有网友调侃:“这不是昨天还在枪战片里杀人如麻的狠人吗?怎么今天就成了‘全村的希望’?”
胡明,真是那种你记不住名字,却总能记住角色的演员。
先说去掉年底热播的《我是刑警》,这是一部由于和伟、富大龙等领衔主演的刑侦剧中。
剧中的张克寒这个角色,说白了就是个狠人。持枪、抢劫、杀人,干净利落,动手之前连表情都不带变的。
饰演张克寒的胡明老师演得不多话,却处处透着“别惹我”的压迫感。
那句“走错路了”,到现在我脑子里还回响着。他说得轻描淡写,但你知道,那是个死角。
然后,再说说正在热播的《扫毒风暴,这是一部由段亦宠、秦昊、于文文等主演的刑侦剧。
胡明在剧中又成了王辉,一个基层缉毒民警。王辉没有主角光环,也没什么英雄桥段,就是那种你在派出所门口总能碰见的老实人。
镜头里,他站在婚礼台上,背景是小孩追着气球跑,亲戚低头窃窃私语,人来人往,他却一身警服,像钉子一样站在那。
抑扬顿挫地念出证婚词的那一刻,你会觉得胡明不是在“演”,他就是我们身边那个“王警官”。
有观众在弹幕里说得特别好:“他不是在演角色,是在演生活。”
胡明是陕西延安人,这个地道的西北人说话带着股陕北味,硬朗里带点土气。
13岁那年,他考进陕西省艺术学校话剧班。那时候他个头不高,长相也不“上镜”,老师看他第一眼就摇头,“这孩子,演不了帅哥。”
他没吭声,回头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,把肢体练得一丝不差。
胡明毕业以后,进了话剧团。演的都是些小角色,什么电工、门卫、村民甲乙丙……
但他从不糊弄,哪怕一句台词没有,他也琢磨怎么走路、怎么站、怎么眨眼才“像”。
有一次演村支书,他真跑到农村里住了一个月,蹲在地上和老乡喝酒、吃馍,回来后连说话方式都变了。
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:“演啥不重要,关键得真。”
胡明从不挑戏,不挑角色,导演给什么他就演什么。但他有一个底线,就是不能敷衍,也从不敷衍。
比如在《山海情》里,他演张书记。那是个好干部,脚踏实地。剧播出后,很多观众都以为他是请来的“干部本尊”。
爆火的宫斗剧《如懿传》里,他又变成了阴毒的大太监王钦。戏不多,但他硬是把一个“边角料”角色演得让人记住。
他在剧组待了九个月,研究太监怎么走路、怎么坐、怎么看人。为了这个角色,他甚至自己写了几千字的人物笔记。
还有《龙岭迷窟》里的李春来,一个胆小又油滑的市井小人物,前一秒还在发抖,后一秒就贪婪得眼神发亮。他靠的不是大动作,而是细节。
但让他真正“冒头”的,是《我是刑警》里的张克寒。
那个角色原型是现实中令人闻风丧胆的亡命之徒,胡明为此走了不少地方,查了很多资料。
连张克寒的“外八字步”他都练了好几天,左脚落地比右脚慢一点点,全靠肌肉记忆控制。
最后那场中枪倒地的戏,他穿着和原型一样的格子衬衫、黑裤子、皮鞋,躺在真实案发地,姿势都照着照片还原。
孙红雷看完这场戏后,转发微博:“胡明老师,我都被你吓到了。”
一句话,胜过万语。
-04-
胡明的生活跟他的角色一样,没啥花头。
他老婆是演员钱哆多,曾在《少年包青天》里演过“丫头”,后来退圈照顾家。他俩在一起十几年,几乎没上过热搜。
胡明自己也不折腾,社交平台更新少得可怜,不拍戏的时候,就是在家看剧本、练台词、陪女儿。
拍《我是刑警》那会儿,他整个人都陷在角色里。有一次视频通话,女儿突然说:“爸爸你别老演坏人了好不好?”
他当时就愣住了。
那一刻他才意识到,有时候演得太投入,也会让家人担心。
但这就是胡明。他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角色,也尽可能让自己在生活里不欠账。
-05-
胡明今年47岁,演戏快三十年。虽然没红过,但他从没“掉线”过。
他还没演过男一号,也没拿过什么大流量奖,但他就是那种“你可能不知道他名字,但你一定记得他演的谁”的演员。
他演过书记、太监、杀手、警察、农民,男扮女装也演过,变态杀手也演过。
他不怕“戏份少”,只怕“演得假”。
他说:“人物是活的,不是堆台词和动作堆出来的。”
所以你看他现在,反而越来越吃香。
导演喜欢找他,因为他稳。
观众喜欢看他,因为他真。
他不抢主角风头,但只要一出场,就能把观众拉进戏里。
没有大红大紫,也没有流量守护,但胡明就是一块“演技石头”,越磨越亮。
这个时代,明星太多,演员太少。
胡明不是流量,也不想当流量。
他不打广告,不炒人设,不抢镜头。
他只专心演戏,认真把每一个人演“像”。
他就像一块老石头,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圈子里,默默地、沉默地、用自己的方式发光。
你最记得胡明演的哪个角色?你觉得这样的“黄金配角”是不是比流量演员更值得被记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