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说说,认真追剧、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,愿你不用身披盔甲,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。
《锦绣芳华》大结局,也是《国色芳华》的大结局,看完最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县主李幼贞。
伊说说之前写过胜意,提到去依赖感,其实在李幼贞的身上也有同样的问题,很想看看县主最终的结局,是否会有改变。
毕竟县主所受的教育和见识,会让领悟力高几分,冲出内心樊笼的力量会更强一些,但看到结局,只能说一个人潜意识中的东西是很难改变,或者说也是她的选择,她一生的向往和追求。
向往良人和追求爱情婚姻,本没有错,一件美好的事情,值得被人追寻,可在追寻的路上迷失自己,如救命稻草般死死抓住不放手,就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。
李幼贞是宁王唯一的女儿,叔叔是皇帝,还没孩子,她在皇家宗亲的一众贵女里也是地位最高的。
她的父亲对她,有把她的婚姻当权势棋子,可对她也宠爱有加,不像胜意的家人全方位的压榨胜意,更没有灌输女子除了嫁人就无路可走。
但是,李幼贞还是会有强烈的依附感,对爱情和婚姻的依附。
李幼贞和刘畅本是两情相悦,可刘畅门第低微,父亲棒打鸳鸯强行拆散两人,让她嫁给武家大郎武凭之。
宁王逼女儿嫁武家,自然是武家权势可以为宁王所用,看似县主下嫁,可因为权势交易,武家并不把李幼贞当县主敬,丈夫武凭之不仅好色纳妾,对李幼贞一言不合便拳打脚踢。
明明是明珠般被人捧在手心的人,明明是刚得到真爱又被粉碎的人,走进婚姻,是丈夫的冷待和欺辱,走进武家后宅,是婆母妯娌和小妾的阴私算计。
看到这里,会发现李幼贞和何惟芳的境遇有过相似之处,第一段婚姻虽非本意,却也想认命好好过日子,可这日子太过阴暗,连一丝光都不给。
何惟芳选择逃离,李幼贞选择毁灭。
何惟芳寻找活下去的路,李幼贞寻找想要的幸福。
从这一刻起,两人的路便是一南一北,天差地别了。
李幼贞的确不像何惟芳那样,在结束第一段婚姻后,有生存威胁,活下去不是她考虑的第一要素。
她回到娘家,依旧是宁王的掌上明珠,依旧是县主,谁也不能也不敢因为她是嫁过人的女子,而低看小瞧她。
只这一点,她便碾压太多世间的女子,莲舟和胜意自不用说,就连何惟芳也是无法企及。
所以,她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,都是因为嫁给武凭之造成的,只要换一个人,就能得到她想要的幸福。
京城郎君千千万,而且宁王也因为之前逼女儿嫁人的事愧疚,这一次李幼贞是有选择婚姻的主动权。
至此,李幼贞手中的资源是优质高端的,人生没有任何荆棘。
如果说再嫁人,是她的人生选择,无可厚非,那选刘畅,就是她的自我感动了。
李幼贞在结束第一段婚姻后,没有让自己有更多沉淀时间,而是直奔刘畅家里,要再续前缘。
从这一刻开始,李幼贞看不到刘畅已成婚,看不到刘畅对她已没了初恋的爱意,看不到刘畅是有变化的。
李幼贞对刘畅的认知,还停留在三年前的初恋回忆了,而刘畅因为当初宁王的势利被狠狠戳到了自尊心。
初恋,让李幼贞在三年暗无天日的婚姻里,变的越来越美好,越来越像皎洁的满月,而于刘畅,则是伤痛是过往是故人。
两人的错过,是命运捉弄也是性格使然。
李幼贞说她只有在爱刘畅的时候,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。
可见,她是县主,在别人眼里可以呼风唤雨,已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,而她还是觉得不自由,是被困在权势和父亲掌控之中的。
刘畅是她自己爱上的人,这是她唯一一件自己做决定的事情,所以她只是想回到两人初恋的那段时光里。
在这之后,和刘畅的情感纠葛里,越是得不到复原不了曾经的美好,就越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回来。
不得不说,李幼贞一直活在过去,不愿意面对现实,现实就是刘畅不爱她,和刘畅的关系再也回到初相识的时候了。
活在过去,便走不出未来。
对于李幼贞来说,她为刘畅做的一切,都是沉没成本,因为她忘了,她要的自由爱情,是再次逼着刘畅得到的。
刘畅本就是拧巴之人,娶何惟芳的时候,一边接受一边不屑,喜欢上何惟芳以为是对何惟芳的施舍,没想到何惟芳不要他。
他对何惟芳更多是自尊心和优越感的双重打击后的不甘心而已。
偏偏这个时候,李幼贞出现又逼着他回头,本就拧巴的性子更加拧巴,变成自我感动的反抗。
最后牺牲的只有李幼贞和刘畅之间的美好,把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一段情意消磨殆尽。
大结局还是给到两人情感的圆满,最起码有那么一刻,两人是想爱重对方好好过日子。
李幼贞对爱情的期待感也很强烈,她一直在强调从刘畅那里得到爱,从来没想到爱首先是动词,是自己的选择,去爱。
当爱不在自己手里,而是期待他人对自己的好,爱就成了绝望的深渊,让人深陷其中不得出。
李幼贞的身上,几乎集合了所有对爱情婚姻里的错误解读,被人称为顶级恋爱脑。
原本可以活成自己向往的自由之人,却一步一步沦为权势的棋子,爱情的傀儡、婚姻的笼中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