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这部电影,讲清了底层家庭的奋斗史

这是一个努力回报率走低的时代。

往大了说,梦想正变得更加遥远,那些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变成了对眼下不确定的恐慌与焦虑;往小了说,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像是一场零和博弈——要不要卷、卷到什么程度、值不值得坚持,成为父母反复拷问自己和彼此的问题。

这不是一个“能躺就赢”的时代,也不是一个靠“打鸡血”就能逆袭的时代,而是一个普通人需要咬牙坚持的时代。于是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“逆流而上”:成年人在职场里默默负重,当父母的拼尽全力托举孩子。因为他们深知,只有父母扛得住,孩子才跑得远。

而这种集体性的情绪底色,我们也在今年暑期档的一部电影中,看到了具象而深切的表达。

不退缩

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“示范”

社会环境变了,许多人的选择也随之发生转变。努力未必有结果,付出不一定能兑现,但风险却变得愈加真实而沉重。因此,越是在这种“努力变得不值钱”的现 实中,那些仍然选择不退缩的人,反而愈发显得珍贵。

在我们看来,这正是电影《不再退缩》的闪光点。

诞生在一个平凡家庭中先天残疾女孩该怎样逆天改命?这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。但这部影片,讲述的就是在一股执拗下成长的普通故事。

这部影片用最朴素的笔触描绘出了最普通不过的家庭教育托举。

一个起初连正常行走都有困难的患有跟腱挛缩症(俗称跖足)的女孩,在父亲的坚持下,选择了成为冰球运动员的道路。依靠着父亲的坚定守护,她经历了艰苦的康复过程,最终站上赛场,治愈了身体、也找回了自我。

虽然这条路注定不会顺遂,也难以走得多远,但正是这份“不退缩”的情绪,赋予了影片别样的力量。



《不再退缩》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:“害怕对咱们这样的人来说是奢侈”。

这或许便是这部影片最大的特殊之处,它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成功模板,它关心的并非“走到顶点”,而是人在不确定与困境中如何完成一次“自我实现”。哪怕只是与自我的和解、哪怕只是一次微小的跨越,也足以成为一个人、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胜利。

“我们实际上拍的就是这样一个底层家庭的奋斗史”,在导演齐星看来,《不再退缩》就像是在讲述在平凡的日子里普通人的“英雄梦”。在一个越来越讲究效率与结果的社会里,人们普遍在为了当下与未来而焦虑,“绝不退缩”所扮演的,就是这样一种反潮流的英雄主义。

也正因如此,导演希望利用普通人的“绝不退缩”以回应时代情绪。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“坚持下去”的故事,反而成了温柔而坚定的稀缺品。

“不完美守护”下的双向成长

影片中最动人的部分,来自父亲刘中华那份不完美却始终如一的守护与托举。

刘中华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完美父亲。他固执、执念深重,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也充满了主观与偏执。他原本寄望于大女儿成为冰球运动员,却因一场意外车祸痛失女儿。这段未竟的梦想,成为他无法放下的遗憾,也变成他对小女儿星榆强加期望的根源。

当他发现星榆继承了姐姐的运动天赋后,便一意孤行地将她送上冰球之路。哪怕这是一条漫长、艰难、且不见尽头的路,他也毫不退让。康复训练带来的剧痛、心理层面的反复挣扎,都成了父女二人共同面对的难题。

冰球究竟是谁的梦想?是父亲的?是小女儿的?还是那个已经离世的姐姐的?这是影片埋藏的核心拷问,也恰恰构成了它的复杂性与情感张力。

但也正是这份“不完美”的爱,让影片拥有了更真实的质感。父亲在女儿接受针灸治疗前,亲自用自己的脚做“试验”;女儿为了早日康复,悄悄忍住治疗留下的伤口,藏起自己受伤的小腿。两人磕磕绊绊,为了彼此也为了目标,寸步不让地向前走着。



中式家庭向来不擅长用言语表达爱意,但那些沉默中的付出,那些一次次摔倒又相互搀扶的瞬间,就是最真实的情绪传递。

而冰球运动,在影片中也作为家庭共同选择的出口出现。它既承载了遗憾与梦想,也是这个家庭在有限资源下,共同修复信心的过程。而这个过程本身,就是对“不退缩”三个字的最好诠释。

在这个亲子关系高度紧张、家庭焦虑指数居高不下的时代,这种双向成长的模式,显得尤其动人。不制造焦虑,不逃避问题,而是在一次次跌倒、一次次努力中,完成父母与孩子共同的成长。

导演齐星坦言,希望观众、特别是身为家长的观众,看完电影后能够明白“应该怎么做”。他也直白地指出,现实中很多家庭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父母层面。《不再退缩》中的这个梦一般的家庭,虽然平凡,却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已然稀有。

对于许多正在与现实生活对抗、特别是疲于处理亲子关系的观众来说,这种温柔又坚韧的亲情图景或许已经显得有些遥远,但反而能够成为一种珍贵的情绪出口。

电影也能托住生活的重量

《不再退缩》的核心命题其实不复杂。

它无关赢输、无关名利,也不强调所谓“卷赢了”的优越感。它讲述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命题:在生活的压力和命运的重担面前,我们该如何选择坚持、如何传递信念、如何彼此托住?

这并不是那种典型的“励志电影”——它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节奏,也不会在结尾时给出一个高亢的胜利镜头,但它更像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“现实慰藉”。

这种治愈属性,亦像这部影片带给今年暑期档市场的。

当观众更习惯于从电影中寻求刺激与逃避,创作者们不断堆砌奇观与强情绪时,像《不再退缩》这样温暖而克制的作品,反倒成了稀缺资源。

更何况,它刚好出现在一个“空白地带”。

从暑期档前半段来看,类型片占据了大部分主力位置:战争历史、古装喜剧、IP动画续作、好莱坞大片轮番轰炸。但真正将镜头对准当代普通人、尤其是普通家庭的作品,目前还寥寥无几。



在这样的档期结构中,《不再退缩》有望用一种真诚与朴实的表达方式,补上观众精神情绪需求的一个缺口。

某种程度上,这部影片也映射出了今年整个暑期档的状态。市场还并未完全火热起来,观众的信心和热情也还需要继续重建。在这样的语境下,《不再退缩》的出现,本身就带着一份“迎难而上”的勇气:它不够炸裂,但它诚恳;它不够流量体质,但真诚讲完了一个关于“不退缩”的普通故事。

哪怕只是两个小时,它也可能在某个瞬间帮助观众重新理一理内心的线头,然后带着一点力量,继续上路。

而这,不就是我们“走进电影院看一部电影”的最朴素意义吗?


 分享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共  条评论

评论

  •  主题颜色

    • 橘色
    • 绿色
    • 蓝色
    • 粉色
    • 红色
    • 金色
  • 扫码用手机访问

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本站不存储、不制作任何视频,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
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附说明联系邮箱,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
© 2025 www.kuakeys.com  E-Mail:123456@test.cn  

观看记录